机械网-光伏成为青海第一大电源
王国栋摄
生态环境是谋划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础,是做好1切工作的底线和支持。青海生态地位重要,生态保护责任重大,同时,青海水、风、光等清洁能源资源蕴藏丰富,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比较优势突出。最近几年来,省委省政府积极建设清洁能源示范省,全省清洁能源装机范围达3638万千瓦、占比超9成,新能源装机占比、集中式光伏发电量均居全国首位,光伏超过水电已成为青海第1大电源。
在青海境内,不管你是乘坐飞机,还是乘坐火车、汽车,只要你略加留意,你都能看到戈壁荒漠中1排排巨大的随风旋转的风力发机电和大片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。这些风力发机电和太阳能光伏板,是青海延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的生动体现,是加快建设清洁能源示范省的丰富成果。
据国网青海电力提供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,截至2020年底,青海电网总装机范围到达4030万千瓦,其中新能源装机2445万千瓦,占比超过全网总装机范围的60%,到达60.7%,光伏超过水电成为省内第1大电源。与此同时,随着新能源装机范围的扩大,青海电网清洁能源装机范围已到达3638万千瓦,占比超9成。
为何光伏能成为青海的第1大电源?
尽人皆知,青海水电资源丰富且太阳能资源得天独厚,还有丰富的荒漠化土地资源,全年日照时间达2500至3650小时,太阳能可开发量超过30亿千瓦光伏发电,发展光伏产业这1绿色清洁能源,青海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。
最近几年来,青海发挥比较优势,培养壮大这1战略性新兴产业。2016年,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提出,使青海成为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,这为青海光伏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。2017年以来,青海连续4年实行绿电7日、9日、15日全清洁能源供电和";绿电3江源"百日系列活动,连续刷新全清洁能源供电世界纪录。
在位于海拔3200米的青海省共和县光伏产业园区,龙羊峡水光互补项目正在灿烂的阳光下蓄能发电。像这样的发电项目,在共和光伏产业园区有410多家,以这个光伏产业园区为出发点,青海河南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工程全面建成,这是世界首条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输电通道,1条大河、1片荒漠,共同演绎了风光无穷。
大力推动科技创新,推动产业升级,延续做优做强光伏产业。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广袤的土地上,全球单体最大的光伏电站犹如1片蓝色的海洋,把丰富的太阳能转换为源源不断的绿色能源。从水光互补技术到全国首坐百兆瓦国家级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,从光伏新能源的大数据平台到光伏产业技术创新中心;新能源、新材料、新技术等";新元素"互促互进,青海省光伏产业以超凡规的发展速度急速前行。
数据显示,";1025"到";1035"的10年间,青海实现了年均100万千瓦以上的光伏并网中年患了白癜风怎么办。截至2020年底,青海实现新能源装机2445万千瓦,全面建成海西、海南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,新能源装机占全网装机的60.7%,其中太阳能装机到达1601万千瓦,年均增长率到达38%。
";‘1035’期间,青海累计外送电量435亿千瓦时,年均增速达112%。通过全面推动绿电技术再升级,管理再提升什么是创伤型白癜风,深化多能互补调度与控制系统利用,新能源大发时段省内及省间送出通道利用率到达98%。"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祁太元说。
光伏产业发展让青海产生了哪些变化?
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曾是黄河上游和3江源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1,总面积443.72万亩(1亩约等于0.067公顷)。近几10年来,由于受全球气候变暖、降水量减少、风沙危害等因素影响,塔拉滩土地沙漠化加重,严重沙漠化土地以每一年1.8万亩的速度增长,使该地区草场沙化面积达101.11万亩,每一年进入龙羊峡库区流沙达3131万立方米,每一年造成经济损失逾4600万元。
可喜的是,这类局面正在逐渐改变。自2011年起,在6年的时间里,在这里大大小小410多个光伏企业投资了3350MW电站,光伏电站不只带来了经济收益,也在逐渐地改良当地的环境。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中科院寒旱研究所合作,在共和光伏电站种植固沙草、针茅等荒漠化草原植被,和昆仑雪菊、燕麦和大叶苜蓿等植物。光伏板下的风速减小了50%以上,水份蒸发量减少了50%以上,水源修养量大大增加,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遏制。大面积的太阳能光伏板挡住了烈日,减弱了风速,光伏板需要定期清洗,下渗的水又为作物生长提供了保障,曾光秃秃的沙石地面逐步长出了草。人们结合当地土壤、水质,在光伏板下种植了适合的高原生态作物。日复1日,草长出来了,割草却成了1个困难,1群群";光伏羊"变成了这里的除草";义工"。
从1到10,从10到百。在脱贫攻坚战中,光伏扶贫模式也为更多农牧民提供了脱贫致富的新前途,实现了生态、生产、生活的";3生"双赢。
";光伏扶贫的项目好呀,我在这儿上班,每月1800元的工资,现在我的两个娃娃大学都念出来了。"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铁盖乡下合乐寺村村民刘永莲说。
远在我省海东市乐都区的杨家山村,杨家山村第1书记许建杰看着海拔3100米的山顶,光伏板如鱼鳞阵列、蓝海翻涛。感慨地说,这些";鳞片"超过10万块,能用25年,";阳光收益"6成归村集体,用于发展产业、教育培训、临时救助、基础设施维修保护等;4成作为扶持资金,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等情势";按劳分配"。目前,青海清洁电力消纳占比达81%,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,全省5成脱贫大众吃上";阳光饭"。
青海光伏产业未来将如何发展?
党的108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,实行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。2020年9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第7105届联合国大会1般性辩论上慎重宣布:";中国2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到达峰值,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"。党的109届5中全会提出,下降碳排放强度,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到达碳排放峰值。
碳达峰、碳中和的关键是实行能源消费和能源生产革命。作为正在积极建设清洁能源示范省的青海来讲,要在碳达峰、碳中和方面为全国大局做贡献,在改良能源供给结构、助力全国减少碳排放量贡献青海气力。
我省将制定实行碳达峰方案并展开达峰行动,不断提升清洁能源供给能力,继续扩大海南、海西两个千万千瓦级可再生能源基地范围,有序推动冷湖-茫崖风电走廊建设,建设多能互补清洁能源示范基地,力争到2025年清洁能源装机超过7500万千瓦,发电量达1700亿千瓦时,相当于减排2氧化碳6000万吨左右。进1步增强清洁能源外送能力,继续做好";青电入豫"配套电网工程建设、配套电源2期项目接入工作,为第2条特高压直流工程落地创造条件。
同时,依托清洁能源充足、气候冷凉干燥、地质结构稳定等优势,优先发展大数据等符合产业政策导向、具有较强电力消纳能力的特点产业,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,加快传统高载能产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转型。推动3江源地区清洁能源供暖,不断提升就地消纳能力。
另外,还将不断提升碳汇能力,1方面深入展开保护";中华水塔"行动,高标准建好3江源、祁连山国家公园,全面实行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计划,扎实推动重点生态工程和大范围国土绿化,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,延续扩大森林蓄积量和草原综合植被盖。另外一方面,积极参与全国碳市场建设,推动排污权、用能权、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,为实现";碳达峰、碳中和"目标贡献";青海气力"。(来源:青海日报记者董洁)文中内容、图片均来源于网络,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删除!
移动版:光伏成为青海第1大电源